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建站知识>菏泽页面设计的类型

菏泽页面设计的类型

发表于:2021-09-29 阅读:0 关键词: 页面设计的类型

在逐步介绍要点前,我们还需要整体了解一下页面的类型问题。这是我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让用户到我们的网站上来干什么,我们的用户体验设计到底要到达什么目的。这个问题确实一直困扰我了很多年,尤其在公司对我们用户体验部门进行KPI考量的时候,到底什么数据是用户体验部门该带来的提升。

在逐步介绍要点前,我们还需要整体了解一下页面的类型问题。这是我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的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让用户到我们的网站上来干什么,我们的用户体验设计到底要到达什么目的。这个问题确实一直困扰我了很多年,尤其在公司对我们用户体验部门进行KPI考量的时候,到底什么数据是用户体验部门该带来的提升。


 
当然,本身我不支持过于苛刻的KPI考核,这经常会导致KPI壁垒,从而增大内耗,降低整个公司的速度,这里我们不多展开。但是,当年考核KPI的时候确实有一个问题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即到底用什么考量我们的工作。当时我们以做游戏宣传的网站为主,主要宣传自己公同出品的游戏。公司领导根据当时市面上其他游戏媒体的考核标准来考核整个用户体验中心一-当时叫作网站部,最后制定出了流量指标,要求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提升整个网站的PV数值。考核PV是常规媒体网站的通用指标之一。当接到这个指标的时候我们非常头疼,因为我们本身是宣传商品的网站而不是媒体,我们代表了官方,不能随便发布不准确的消息。而这种由用户间产生非官方的内容是媒体网站重要的增加PV手段。最终我们发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有最权威的下载资源。我们只要加大下载游戏、注册游戏、领取礼包的难度,就可以轻松、大幅度地获得PV的增长。但是,明显这种手段会大量降低最终注册并下载完成的用户,会导致游戏内人数下降,这是不符合公司整体预期目标的。
 
从这里开始,我开始思考,网站、产品到底该用什么考核,到底都有什么类型。最终我把网站和产品大体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类是以流量为目标的网站,一类是以用户后续行为为目标的网站。这两类网站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有些指标是冲突的。

以流量为目标的网站的关键词是黏稠,要看用户能够在一个网站上待多长时间。如果我们有超能力可以创造一个神级网站,那么流量型的网站就一定会有无数个页面,用户进入网站之后再也不离开,不停地观看网站上的所有内容,这就是流量型网站的终极目的。大部分媒体网站和产品都是这种类型,不管是用户产生内容还是网站自己产生内容,他们都希望用户不停地浏览,不停地在一个个页面间跳转。除了媒体网站外,很多社交产品也是让用户不停地去浏览、去社交等。对于这类产品来说,流量就是钱,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流量变现的方式来实现盈利。

而另一类引导型网站的目的是让用户去做一件事情,它们的关键词是引导,比如游戏网站,他们的目的就是让用户下载游戏,去游戏里充钱。他们需要用户尽快使用完当前的页面,然后离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软件和网站看似不多见,但其实也不在少数。这种网站和传统互联网的盈利方式总有一些冲突,所以有时候不容易被理解。我们现在常见的App中最常用的“滴滴”就属于这种应用。当然,如果一个用户一个键就可以叫到车,然后关闭该页面,在这种情况下看起来流量确实将难以实现。不过这个属于运营盈利方向的思考,我们并不在这里过多展开。但是,肯定地说这是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而我们要思考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从其他角度去盈利,而且不要企图强行留住这类用户的流量。所以,我们必须先明确我们做的网站或者App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这样我们才能确定用什么考核。设想我们使用用户的访问深度或者停留时间来考核“滴滴”的App,那么会设计出一种什 么样的打车体验。如果我们让用户在打到车前浏览10个页面,访问时长达到5分钟,我相信就不会有人使用这个软件了。这并不可笑,我们有时候在工作当中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即到底我们要考核什么数据。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页面属于哪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App做成了混合型。尤其是电商类的很多网站都是混合型的复杂结构,有的页面为了增加黏稠,有的页面为了引导。因此我们也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个页面到底是为了什么。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原来的玩法和规则都在转变。以前的流量漏斗的玩法已经有些过时了。现在流量产品化、产品内容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产品本身吸引流量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的一个趋势。 以往流量漏斗形式下的产品是为了把流量转化、沉淀,而现在我们可能需要用产品带来流量,而不是在互联网上去大量地买流量。这对产品和用户体验来说可能是未来几年的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以前那种引导型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是否需要转变,以及怎么转变。